登录  注册 退出
山东乡村振兴网
0531-88596285
  1. 首页 > 专题论坛 > 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智库论坛 > 典型案例

(红色旅游)沂水县院东头镇院东头镇构建红色旅游发展新格局

作者:网站编辑 文章来源:乡村振兴网 日期:2023-05-22 20:18:03 点击数:

沂水县院东头镇位于沂蒙革命老区临沂市沂水县西南部,因地处千年古刹—望仙院的东头而得名,是“沂蒙红嫂”祖秀莲的故乡,总面积166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6.9万口人,森林覆盖率高达68%。镇内旅游资源丰富,是山东省A级景区最多的乡镇,现有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5处。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全国最美乡村、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最具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山东十大最美的地方、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等国家、省级荣誉称号60余项。

一、院东头镇基本情况

(一)红色精神代代传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抗战时期,院东头镇是鲁中军区根据地中心、山东纵队野战医院医疗所所在地,罗荣恒、徐向前元帅,王建安、胡奇才等7名将军在此浴血奋战,发生了仙姑顶抗击战等三次战斗,有“山纵的好后勤”“红色丛林中的碉堡”等美誉。此外,院东头镇还是辛亥革命先驱、同盟会山东支会长刘溥霖的故乡。解放后,1964年以祖秀莲为原型的现代京剧《红嫂》演职人员在北京受毛主席、周总理接见;李铁映于1989年12月到桃棵子村拜谒了祖秀莲墓。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院东头镇历史文化深厚,因位于千年古刹望仙院的东头而得名,“先有望仙院,后有沂水县”,自春秋时期密邑古城,至清代的翰林府、刘家大院,自西向东有一条古建筑群遗址。1978年刘家店子春秋墓出土青铜器470余件,“青铜编钟”现成为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也是建国后山东省出土文件最多的一次。

(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绿色生态宜居宜游

院东头镇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现为国家地质公园、山东省绿色生态示范镇、山东省森林小镇。

1.群山环抱,郁郁葱葱。有独特的坪崮地貌和栩栩如生的崖壁石林景观、面积8000亩的国有林场1处、山东最古老的千年红栗王,银杏、侧柏等1000年以上树木6株,500年以上古树100余株。

2.北国水韵,气候宜人。境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4座,塘坝52座,境内大小河流50余条,贯穿全域,其中峙密河是山东省水利风景区。

3.地质奇观,引人入胜。辖区属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有以地下溶洞为主开发的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旅游区5A级景区1处,天然地下画廊4A级景区1处,组成了北方罕见的地下溶洞旅游集聚区。

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立足乡村振兴时代背景,院东头镇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将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和弘扬红色精神有效结合。重点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实现红色村庄景区化,放大旅游+功能,发挥旅游产业带动效益,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突出“沂蒙红嫂”巾帼红色作用,从革命时期的红嫂,到建设时期的英模,到现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的主力军,引领新时代红嫂参与乡村振兴,做强“巾帼色”。同时以桃棵子村为中心,联合西墙峪村、南墙峪村等村庄,连片打造以红色培训、研学基地为主题的沂蒙地区特色的乡村大讲堂,汇聚乡村振兴人才,讲好革命老区发展故事。

(一)高点定位,坚持规划引领

突出“红嫂故里、沂蒙福地”两大主题,以5A级景区为引领,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镇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红色小镇概念规划、桃棵子乡村振兴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逐步确立了“一心两轴三线四组团”的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即以镇驻地为中心,以峙密河、姚石路为两条旅游综合发展轴,以通往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西线、通往泉庄天上王城的北线、通往沂南县的南线,连接红色文化、地质奇观、历史文化、工业旅游四组团发展大格局,全力打造山东闻名、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二)红绿相映,凸显文旅融合

立足当地红色底蕴,结合A级景区、古村落青山绿水的特色,实现农、文、红、旅深度融合,让村庄景区化,让景区更文化。

1.讲好红色故事,打造红色景区。通过讲好红嫂祖秀莲勇救八路军伤员、千里寻亲郭伍士、沂蒙老兵情系老区“三个故事”,争取省级及以上财政专项资金,陆续修复和新建“知青老屋”、祖秀莲故居、刘知侠故居、战时邮局、红色书屋、藏兵洞等一系列项目。建成了爱国主义、革命主义、“三同教育”基地,成为国家3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作为鲁中军区指挥机关所在地,打造西墙峪红色记忆馆,回忆指挥机关与野战医院长期驻扎在当地发生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故事,并配套高端民宿、黄连峪户外拓展、临海天路等体验项目,让游客接受更多的红色文化洗礼以及享受当地的自然风光。

2.扩大对外联系,引进特色产业。通过举办红色徒步节、参加文旅直播、文旅扶贫带货大会等形式,不断扩大院东头镇红色旅游的宣传范围。通过桃棵子红嫂祖秀莲纪念馆、埠前庄烈士陵园、西墙峪红色记忆馆等,让游客深入了解抗日战争年代发生在院东头的英雄事迹,加深游客对当地红色文化的记忆。同时院东头镇与沂蒙老兵俱乐部合作,打造沂蒙小勇士训练营。主要面向7-13岁的学生群体,可以在院东头镇的桃棵子村、西墙峪村、埠前庄烈士陵园等地,开展红色研学、农事体验、军事拓展等活动,在锻炼身心性格的同时,感悟沂蒙精神。

(三)多措并举,注重机制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分任正副组长,班子成员、相关站所负责人为组员的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各方资源;设立了临沂市首个镇级旅游管理办公室,进行综合协调。二是资金保障。建立政府统筹、农民主体、企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整合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扶贫产业项目资金,共同支持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三是人才保障。积极鼓励镇内7家A级景区,完善人才平台载体,先后引进旅游专业人员260名。依托培训“育”人才,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等专业技能培训10000余人次,培育各类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800余人。四是配套保障。全镇共有住宿床位2500多张、餐位27000余个、停车位10000余个,区域给排水、供电、供暖、天然气、通讯、医疗、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备。

三、发展成效

(一)社会效益

目前院东头镇桃棵子村是是省级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墙峪村是抗日堡垒村,打出一套“红色旅游+绿色康养的旅游组合拳。借助红色旅游平台,红色旅游项目每年接待党员干部、中小学生、企事业单位6.5万多人次,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这段历史,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

(二)经济效益

围绕当地红色旅游资源,镇党委政府对有意愿发展旅游的农户,通过争取银行贷款、培训学习等方式,助力村民勤劳致富。现在的金萌农家乐创办人张在俊就是在当地干部的鼓励下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开办了自己的农家乐,并且成功动员远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和儿媳回乡创业。如今,总投资40万元左右的农家乐早已回本,全年收入可达五十多万元,节假期间,他就以钟点工的方式优先叫周围建档立卡贫困户过来帮忙,并给予工资。他的创业方式吸引周边村庄纷纷前来学习效仿开发的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产品,效果良好。



标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