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山东乡村振兴网
0531-88596285
  1. 首页 > 专题论坛 > 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智库论坛 > 典型案例

(产业赋能)城阳区思想引领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网站编辑 文章来源:乡村振兴网 日期:2023-05-21 16:25:59 点击数:

城阳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1个、市级29个,形成了以国家级项目胡峄阳传说为龙头、以省市级项目为主体、以区级项目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涵盖传统民间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间传说等多种形式。拥有红岛方特梦幻王国和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园两个4A级景区,法海寺、百福庵、城子遗址等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胡峄阳传说、肉食传统制作技艺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全区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旅游特色镇3家、特色村13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0家、精品采摘园6家,市级旅游特色镇2家、旅游特色村14家、特色点15家,区旅游专业合作社20家、景区化村庄8家。精心塑造了“潮”系列品牌,打造非遗潮、啤酒潮、葡萄潮等潮系列活动,持续擦亮“蛤蜊·潮红岛哈喇节”“流亭非遗潮”“惜游记·葡萄潮”“吕家庄夜市”等乡村振兴文旅品牌,持续用文化赋能旅游发展,用旅游带动文化传播,大力宣推“山海河湾城”文旅资源,营造了潮生活、夜城阳的城市氛围。

一、思想引领,全面赋

城阳区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与宣传,组织开展“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乡村大喇叭等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教育,广泛推广“微宣讲”“板凳课堂”等做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加强新时代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举办“农村思政大舞台”等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用民间艺术、地方戏曲、板报墙报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持续深化“四史”宣传教育,广泛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激发群众奋斗精神。

二、科学规划,提升品质

立足城阳区特色资源和各街道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坚持全区一盘棋,坚持以景区理念规划全区、以景点要求建设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完成《青岛市城阳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积极引导乡村振兴重点乡镇(街道)加强旅游规划,目前惜福镇已编制完成《惜福镇街道乡村振兴规划》、棘洪滩街道已编制完成《棘洪滩街道东毛西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规划》、河套街道已编制完成《河套街道万亩红海滩》、红岛街道已编制完成《方特梦幻王国建设规划》《方特熊出没游乐园建设规划》、城阳街道已编制完成《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园建设规划》。

三、文旅融合,培育产业

城阳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共谋融合发展之道,倾力打造大众旅游休闲时代的亮丽风景线。以旅游为乡村赋能,打造赏花采摘、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研学旅行等不同形式的乡村旅游业态。引导村庄注入旅游功能,建设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一座座村庄山美水美情更美,湾区都市活力之美在城乡间精彩绽放。在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毛公山、城阳博物馆、国学公园、韩家民俗村、百福香园、胡峄阳文化园等推出一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展现城阳历史文化魅力的新风貌,带给游客新的文化旅游体验。深度挖掘整理以古东夷部落文化、盐宗夙沙氏文化、渔祖郎君氏(伏羲氏)文化为代表的渔盐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址,打造韩家民俗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将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包装,发布“遇见城阳,遇见美好”城阳十大主题旅游线路、“山海城节”主题游线路、民俗文化游主题线路等,全方位展示城阳文化旅游资源。游客在城阳不仅可以看到这些古老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更能看到古老文化与时尚文化、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四、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城阳区秉承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积极培育非遗传承新路径,借助“非遗+N”发展模式,让非遗立体化发展传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关于发放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等非遗5项扶持政策,加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挖掘传承力度,激发非遗传承活力,保障非遗可延续性发展。全域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持续推进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等“非遗在社区”活动120余场次,推广地方历史名人传记,弘扬传统文化道德,增强群众对非遗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亲近感,获评青岛市非遗特色示范社区和非遗特色社区数量位居全市首位。促进“非遗+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山东手造、美得城阳”工程,承接青岛市首届手造节开幕式,打造刘氏泥塑、孟家布艺老虎、万氏古法手工旗袍传统制作技艺等区级“非遗工坊”项目12个。加大“非遗+自媒体”传播途径,运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媒体保护、整理、收集、记录非遗信息,提升非遗展示效果。开设“赏非遗品年味”非遗云集市板块,整合全区优秀非遗项目和老字号企业,推出非遗购物节、非遗展览、非遗直播等系列主题活动,参与群众达20万人次。



标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