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山东乡村振兴网
0531-88596285
  1. 首页 > 专题论坛 > 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智库论坛 > 典型案例

沉浸式演绎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作者:网站编辑 文章来源:乡村振兴网 日期:2023-05-22 20:42:42 点击数:

    沂南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和沂蒙红嫂的诞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都曾在沂南战斗和工作过。全县先后有30余万人次参军支前,牺牲1万余人,涌现出了“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

    常山庄村,是沂蒙山区传统村落。1942年,山东省第二次青年代表大会在该村召开。2013年10月,常山庄山东省青代会会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沂南县按照修旧如旧,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将常山古村群众进行集中安置,保留老村原汁原味的传统风貌。编制了《常山庄山东省青代会会址抢救性保护方案》,采用传统建筑技术,对周围院落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和功能更新。对常山庄山东省青代会会址以及发生在当地的红色故事、影像资料等进行整理,建设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跟着共产党走展馆、山东省第二次青代会展馆,这里成为红色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党员干部接受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

 2017年以来,沂南县以常山庄山东省青代会会址所在村为依托,充分尊重常山庄的原有生态环境条件,利用村民和革命前辈当年居住的古院落,还原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场景。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当好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投资打造山村剧场,创排《沂蒙四季·红嫂》文献史诗情景剧。用情景表演、讲述和媒体影像结合的方式,全景展现沂蒙人民当年艰苦卓绝岁月和拥军支前的无私奉献精神,彰显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同时,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还打造沉浸式演出小院,推出《民兵连》、《妇救会》、《识字班》、《战地医院》、《跟着共产党走》、《永远的新娘》、《一碗米粥》等7个短剧。演出剧本根据相关史料和当地群众描述的事实进行创作。演员是当地农民和文艺爱好者,从小听着红嫂的故事长大,用当地方言演出,当地人,当地话,演当地事,深情质朴,感动人心。演艺展现“乳汁救伤员”“火线桥”等红色故事。观众通过沉浸式体验沂蒙儿女当年支援抗战情景,有“穿越”回当年的感觉,升华自己内心,感受“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内涵。

沉浸式演绎红色故事一经推出,场场爆满。演出过程中观众互动参与,身临其境,沉浸过去环境,沉浸于动态的情节演绎,个个热血沸腾,评价极好。2022年,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全新打造《沂蒙四季·红嫂》B版——《歌声里的红嫂》,进一步深挖红色资源,精炼演出流程,让红色教育入心入脑,受到游客好评。2022年沉浸式小院正式演出1081场次,接待各类游客和观众约50000人次。沉浸式演出小院在短视频平台十分火爆,为景区带来了很多“流量”,其收入也有了明显提升。《中国文化报》等主流媒体多次予以报道。 红嫂故事沉浸式情景短剧《妇救会》,荣获全省群众性小戏小剧评选一等奖;《跟着共产党走》荣获山东省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评选金奖。      

“红色文化+沉浸演艺”的模式,提升了旅游区的收入,为当地居民就业和收入带来了更强劲的动力。同时,也提升了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标签:
随便看看